新材料 新動能 新生活! 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在蚌開幕
2021年7月16日上午,安徽省首屆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在蚌埠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安徽省人民政府、國際玻璃協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這是一次面向世界、放眼未來、謀求合作的高端盛會,更是一次對話交流、碰撞智慧、匯聚動能的思想盛宴,將對新材料產業發展起到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
大會緊扣“新材料新動能新生活”主題,舉辦開幕式、產業合作對接、科技資本要素對接等重大活動,包括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硅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陶鋁新材料及鋁基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科技金融要素對接活動等,邀請國內外新材料產業有關學(協)會負責人,新材料領域領軍企業、專家學者,金融機構、投資機構高管等1700余人,其中,出席開幕式重要嘉賓約300人。
開幕式現場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安徽省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面向“十四五”,新材料產業發展正迎來深刻變革,新材料技術正加速向智能化發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清憲宣布大會開幕
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從產業基礎、研發平臺、創新成果等方面對蚌埠新材料產業做了詳細介紹,并指出,舉辦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是雙招雙引的重要契機,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平臺,是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的重要舉措。
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作市情推介
在開幕式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屠海令,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忠范、俞書宏、朱美芳,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上海交通大學安徽陶鋁新材料研究院院長王浩偉在會上作主旨演講。開幕式后,3個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和1個科技金融要素對接活動同步開展,即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第二屆中國光電材料大會暨硅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陶鋁新材料及鋁基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和科技金融要素對接活動。
與會嘉賓專注聆聽主旨演講
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作《后石油時代能源與材料變革》主旨演講
同日下午,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在我市舉行。蚌埠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操龍燦出席會議并致辭。遼寧省沈撫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賈魏,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長謝忠,蚌埠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忠衛、秘書長吳道俊,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等出席。
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合作對接會
蚌埠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操龍燦致辭
操龍燦代表市委、市政府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蚌埠市情。他說,近年來,蚌埠堅持硅基、生物基“雙輪驅動”,著力打造“創新之城、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幸福蚌埠”,在生物基新材料領域,作為全國唯一以生物基材料為特色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蚌埠匯聚了豐原集團等一批生物基龍頭企業,形成了以“四聚一素”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為核心,以吹膜、注塑、紡織服裝、板材等下游應用為方向的產業體系。
操龍燦指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去年6月,安徽省政府出臺《支持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若干意見》,全力支持蚌埠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蚌埠將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依托良好的發展基礎,充分發揮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中部地區崛起等多重國家戰略和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蚌埠片區、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重大平臺疊加效益,大力推動生物基新材料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模式創新,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蚌埠力量。
會議還舉行了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吉林中糧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偉盟環保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豐贊科技有限公司簽約。
在隨后舉行的交流研討上,中國包裝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堵俊海、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禮平等新材料領域的企業家和學者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豐原集團副總經理陳禮平作《碳中和下的生物材料產業發展機遇》演講
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期間,我市在蚌埠會展中心同步舉辦展覽展示活動。展區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分為序廳、新型顯示展區、光伏新材料展區、特種玻璃展區、半導體新材料展區、硅基智能日用品制品展區、生物基原料展區、生物基塑料展區、生物基纖維材料展區、生物基制品展區、陶鋁新材料展區、新材料裝備展區等12個獨立展區,同步設置400平方米新材料精品展區,集中向社會各界展示新材料產業發展最前沿的技術成果。開幕式前,省市領導和與會嘉賓共同參觀了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成果。
國際新材料產業博覽會現場
央視財經頻道對生物材料聚乳酸助力節能降碳進行專題報道
央視財經頻道對生物材料聚乳酸助力節能降碳進行專題報道
央視財經頻道對生物材料聚乳酸助力節能降碳進行專題報道
央視財經頻道對生物材料聚乳酸助力節能降碳進行專題報道
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發展介紹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鄭重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已成國家戰略,中央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石油不僅是燃料,還是最主要的化工原料和塑料、橡膠、化纖三大合成材料的來源。實現“碳中和”,就必須在能源和工業原料方面減少依賴化石能源,發展生物材料和生物燃料產業,從石油煤炭的黑金經濟向生物質加工的綠金經濟轉型。
一、生物技術主要發展趨勢
生物技術產業重點領域主要分為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醫藥。“十三五”期間生物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主要呈現三大發展趨勢:由化石能源逐步向太陽能、核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燃料乙醇、生物氫能)轉變;由石油化工材料逐步向生物材料轉變;由化工醫藥原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合成化工產品逐步向生物制造產品轉變?!犊茖W美國人》和世界經濟論壇更是把生物可降解環保材料排在2019年全球十大新興技術第一位,被認為是可以解決世界環境污染問題,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
二、生物技術促進能源與材料變革
全球塑料年產量4億多噸,化纖年產量1億多噸。國內塑料化纖年消耗量1.6-1.8億噸(其中新生產塑料約1億噸,回收再生塑料約2000萬噸,化纖約5800萬噸)。隨著經濟增長,在碳達峰前,塑料和化纖的年消耗量仍將有逐步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30年國內市場塑料化纖消耗量可能達到2.2億噸左右,其中30-40%石油基材料將被生物基材料取代,到2050年70-80%石油基材料將被生物基材料取代,全球市場也將呈現這種趨勢。
減少對化石能源、化工材料的依賴,發展生物能源、生物材料促進化石能源與化工材料變革,促進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變,促進化工材料向生物材料轉變,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主要解決方案。以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質為原料,利用其中的淀粉、纖維素、半纖維素成分,通過生物技術加工制造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醫藥等,不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凈含量,達到地表碳循環平衡。
三、生物新材料聚乳酸及用途
雙碳目標下,逐漸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煤炭化石資源的依賴,勢必會使生產化工材料的可利用原料逐漸減少,采取以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材料替代化工材料,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白色污染,還不會產生塑料微顆粒危害人類及其他生物健康。目前生物材料加工主要利用糧食,未來可利用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全國秸稈總量約8-9億噸,采用秸稈纖維素技術往下游加工可制造2億多噸生物材料,改變幾千年來的農耕文明產業結構,實現鄉村振興,具有現實基礎和重大意義。
生物材料的原料來源于玉米、薯類、農作物秸稈等可再生資源,替代化石資源生產的化工材料,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減排溫室氣體,實現碳中和目標。
生物新材料聚乳酸(簡稱PLA),是以玉米等含淀粉生物質或秸稈纖維素為原料,經發酵制取乳酸再聚合而成。PLA可用于生產聚乳酸纖維、聚乳酸塑料,具有環保、無毒、可降解的特性。
1、聚乳酸纖維及應用
聚乳酸纖維俗稱“玉米纖維”,是以聚乳酸為原料,通過熔融紡絲等加工工藝生產而出,屬于類天然纖維。采用玉米纖維制成的面料,具有與人體肌膚相近的弱酸性,天然親膚、抑菌、抗螨,具有良好的懸垂性、導濕透氣性(優于棉麻等天然纖維)、富有光澤及絲滑感,材料低靜電、低體味、不回潮、難燃燒且具有較好的抗紫外線功能,應用于內衣、運動休閑服飾、床品制作中具有顯著優勢。
2、聚乳酸塑料及應用
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熱塑性及物理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環境,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適用于吹塑、熱塑等各種加工方法,加工方便,應用十分廣泛??捎糜诩庸墓I到民用的各種塑料制品、食品包裝制品、快餐飯盒、冷鏈包裝箱、工程塑料制品等。聚乳酸在醫藥領域應用也非常廣泛,如可生產一次性輸液用具、免拆型手術縫合線等,低分子聚乳酸作藥物緩釋包裝劑等。推廣使用生物塑料減少使用化學塑料,可減排溫室氣體、減少白色污染、減少塑料顆粒污染!實現社會的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發展、可持續發展。
生物材料的原料:玉米、薯類、農作物秸稈
聚乳酸纖維及應用
聚乳酸塑料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