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安徽豐原生物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原生物纖維或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是安徽豐原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新材料——聚乳酸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發、生產、推廣和銷售業務。公司現已掌握了從聚乳酸切片紡絲、纖維紡紗、長絲加彈、紗線織造、布料染整、成衣縫制等全產業鏈技術,已申請聚乳酸纖維相關發明專利五項,并主導參與制定了“FZ/T 43057—2021聚乳酸絲織物”、“T/CTCA 10—2021可水洗聚乳酸纖維/棉復合絮片”等行業團體標準。
為引導聚乳酸纖維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公司現已建成萬噸級聚乳酸纖維(短纖維、長絲、煙用絲束產品)與紗線制品生產示范線,并先后與特步集團、陽光集團、即發集團、愉悅家紡、悅達家紡、江陰聿遠等服裝和家紡企業合作開發了聚乳酸內衣、休閑運動服飾、床上用品及嬰童服飾等系列化產品,產品以其優越的性能在市場上備受消費者青睞。聚乳酸纖維與傳統的化纖和棉等天然纖維相比,具有抑菌、抗螨、防過敏,難燃、少煙、不回潮,環保、無毒、可降解,保暖、透氣、親膚性好,以及抗紫外線等優越性能,適用于內衣、休閑運動服飾以及家紡家居產品制作。
聚乳酸纖維俗稱“玉米纖維”,是以農作物或秸稈為原料,經生物發酵技術制取乳酸再聚合得到高分子材料聚乳酸,通過熔融紡絲等加工工藝生產出聚乳酸纖維,其原料來源充分且可再生。中國可再生生物質資源總量預測為15億噸/年,其中農作物秸稈約8-9億噸/年。使用秸稈類農林廢棄物作為原料加工生物化工、生物基材料和生物燃料,不僅解決了原料來源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又滿足全球限塑、禁塑需求以及碳中和目標(全球塑料和化纖產量約5億噸/年,中國塑料消耗量約為1.1-1.3億噸/年,化纖消耗量約為5000萬噸/年),還使農民收入增收一倍(秸稈以每噸600-700元價格收購),帶動農業經濟發展。目前豐原生物是用玉米生產聚乳酸,計劃2025年開始用農作物秸稈類纖維素生產聚乳酸。測算約3.5噸秸稈生產1噸聚乳酸并可以獲得接近2噸高效有機肥。生物材料聚乳酸在應用方面將逐步替代石油化纖和石油塑料,具有環保、無毒、可降解等特性,是符合國家禁塑、限塑政策,符合國家“雙碳”和生態文明發展戰略的新興產業。
公司將始終致力于聚乳酸纖維產品的研發與市場推廣工作,歡迎從事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等業務的公司共同合作發展,推動聚乳酸生物基材料在紡織領域的廣泛應用,為人們帶來健康生活,提升生活品質。推廣使用生物纖維,減少使用化學纖維,可減少白色污染、減少微顆粒污染、減排溫室氣體!實現碳中和目標、實現社會的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發展、可持續發展。
關于我們